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
贾晶晶;张宝媛;王淑英;目的:探讨EG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筛选EGb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交叉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IRI组、ALT711组、EGb组和EGb+ALT711组,制作CIRI模型观察脑皮质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皮质AGEs和RAGE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AGEs、RAGE、FTH、GPX4和SCL7A11的表达,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EGb可通过AGEs/RAGE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CIRI组比较,EGb组和ALT711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AGEs和RAGE的表达减少(P<0.05),FTH、GPX4和SCL7A11表达增多(P<0.05);与ALT711组比较,EGb+ALT711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AGEs和RAGE的表达减少(P<0.05),FTH、GPX4和SCL7A11表达增多(P<0.05)。结论:EGb可通过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铁死亡介导的CIRI。
晚期NSCLC患者血清ProGRP,NSE和CYFRA21-1表达与EGFR-TKIs治疗效果关系
郭海军;杨保同;刘亚林;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效果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给予EGFR-TKIs治疗的106例晚期NSCLC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治疗效果分为疾病控制组(n=79)和疾病进展组(n=27)。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NSE和CYFRA21-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ProGRP,NSE和CYFRA21-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roGRP,NSE和CYFRA21-1水平对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控制组临床分期为Ⅳ期的NSCLC患者较疾病进展组占比少(35.44%vs 70.37%)(χ2=9.947,P<0.05);疾病控制组肿瘤低分化的NSCLC患者较疾病进展组占比少(40.51%vs 62.96%)(χ2=4.082,P<0.05);疾病控制组NSCLC患者ProGRP、NSE、CYFRA21-1水平均低于疾病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oGRP、NSE、CYFRA21-1水平、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为影响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疗效的因素。行ROC曲线分析发现ProGRP、NSE、CYFRA21-1水平预测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疗效AUC分别为0.803、0.654和0.771,联合诊断AUC为0.9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0%和93.65%。结论:ProGRP、NSE、CYFRA21-1水平、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为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疗效的影响因素。ProGRP、NSE、CYFRA21-1水平对EGFR-TKIs治疗晚期NSCLC疗效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LMR,NLR和ApoB/LDL-C表达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马丹;张亚恒;于亚亮;王瑶瑶;韦俊芳;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ApoB/LDL-C)的表达与并发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78例IS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D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样本检测各指标水平,并计算LMR、NLR和ApoB/LDL-C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LMR、NLR和ApoB/LDL-C水平与MoCA、MMSE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S患者并发VD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S患者外周血LMR、NLR和ApoB/LDL-C表达对并发VD的预测价值。结果:VD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非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患者外周血LMR水平低于非VD组,NLR和ApoB/LDL-C水平高于非VD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MR水平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正相关,NLR、ApoB/LDL-C水平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入院时NIHSS评分、NLR、ApoB/LDL-C为IS患者并发VD的危险因素,MoCA评分、MMSE评分、LMR为IS患者并发VD的保护因素(P<0.05);外周血LMR、NLR以及ApoB/LDL-C对IS患者并发VD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整体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95%CI:0.810~0.972)结论:IS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入院时NIHSS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外周血LMR、NLR、ApoB/LDL-C均能影响VD的发生,且LMR、NLR和ApoB/LDL-C对IS患者并发VD具有预测价值。
BAG-1与IG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联研究
闫五玲;鲍伟杰;付银娜;邢伟鸽;王富利;张宇;目的:探讨BAG-1和IG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识别潜在的预后标志物,通过分析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特征,为胃癌的临床管理提供新的见解。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97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中BAG-1、IGF-1表达,并分析BAG-1、IGF-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BAG-1、IGF-1阳性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胃癌组织中BAG-1、IGF-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BAG-1、IGF-1阳性表达患者DFS率均低于阴性患者(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HR=4.594,95%CI:2.364~8.674)、远处转移(HR=2.765,95%CI:1.292~7.038)、浸润深度(HR=8.433,95%CI:2.348~11.339)、脉管侵犯(HR=6.419,95%CI:3.581~10.758)、BAG-1阳性(HR=7.403,95%CI:3.321~11.392)、IGF-1阳性(HR=7.128,95%CI:4.029~12.481)为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BAG-1和IGF-1的高表达与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相关,提示这两种标志物可能作为有效的预后指标。
超声脐血流参数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胎儿宫内缺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张玉;李海琴;王宜飒;目的:探究超声脐血流参数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胎儿宫内缺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收治的6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研究。所有产妇均行超声检查且测量脐血流参数[脐动脉搏动指数(peripheral resistance index, PI)、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maximum end-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maximum end-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S/D)],基于产妇胎儿宫内是否缺氧,将其分为正常组(n=45)与缺氧组(n=17)。比较两组PI、RI、S/D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探讨上述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胎儿宫内缺氧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缺氧组产妇的超声脐血流参数PI、RI、S/D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ROC曲线进一步分析显示,产妇PI参数用于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2、70.59%、62.22%;产妇RI参数用于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5、64.71%、68.89%;患者S/D参数用于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9、76.47%、71.11%;三者联合用于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5、88.24%、84.44%。结论:超声脐血流参数PI、RI、S/D可有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胎儿宫内缺氧风险,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准确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小血管病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蒋忱希;肖倩;李国毅;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小血管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20例脑小血管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联合治疗组应用低剂量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根据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评分评估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通过比较治疗前及发病90d时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评估疗效。通过比较凝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可明显改善脑小管病患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及预后(P<0.05),治疗14 d后,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对于脑小血管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白术水煎剂对老年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李怀荆;郭忠兴;毛金军;熊蓉艳;佟铭;中药白术水煎剂给老年小鼠灌胃,连用4周,可显著提高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明显降低红细胞中丙二醛含量。结果提示,白术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黄芪甲甙对胰岛素C肽分泌作用研究
江清林,李延君,辛华,姜吉文,吕学诜,朱景鑫目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黄芪甲式对胰岛素和C肽的作用。方法:用3种不同浓度黄芪甲甙溶液给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于第3、4、5周取血测定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含量。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经黄芪甲甙作用,大鼠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含量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5),并随作用时间延长,分泌作用增加。结论:黄芪甲甙具有促进胰岛素和C肽分泌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
单丽艳;张丽华;康贝贝;<正>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精神病学家A.T.贝克教授针对抑郁症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认知疗法。近年来,认知治疗技术已同各种行为治疗技术相结合,而形成了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认知行为疗法[1]。认知行为疗法是新兴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从认知角度入手,应用认
维吾尔族汉族阴茎发育对比分析
赫贵全,库热西·艾则孜,陈文本文随机抽样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46例,汉族91例。统计学处理证明,维族和汉族阴茎发育不论长度、宽度均呈显著差异。又将维族测量结果与“我国汉族成人阴茎大小正常标准”[1]相比,经统计学处理亦呈显著差异。结果认为,维族阴茎优质发育,与青少年时期行包皮环切术有关。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佳木斯大学
刊期:月刊
电话:0454-8623618
Email:kxjy@chinajournal.net.cn
国内统一刊号(CN):CN23-1421 /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ISSN 1008-0104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144